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成功的人生8 – 總結

想達到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首先需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有信心達到目標,想法和感受都認同的。其次是行動,沒有行動,那會有進展?全心全意地去做,集中注意力做你相信的事,更有動力將目標推至高峯。最後只有行動,不會提升成功,有紀律的行動才可以。失敗的原因,可以是太多藉,沒有持久覆核計劃。需要下定決心、堅持去實踐。將信念,行動和紀律結合,沒有什麽可阻止你達到成功。

我們看到的人生可能只是一少部份,由不同部份組成整體。整體以外還有更大的整體和部份,互相影響。看得越多,越容易看到因果關係,越容易成功。為了達致更深遠的發展,爭取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不斷自我修煉終身學習更有迫切性。如先賢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好學不倦。學而後知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學的不一定是高深理論,可以是增進自己在靈性上,情緒上的管理。學習企得更高、看得更廣、更濶,生活愉快不是更好嗎?

邁向成功的人生是一個旅程,每個範疇都需要均衡發展。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麽,訂立目標及預計結果。具備信心,正面態度,計劃去實踐,達到目的。與此同時與別人建立互信關係,欣賞別人,互相學習。增强自信和能力,享受成果。改變自己,邁向卓越,為自己和別人帶來美妙人生。
Reference:

成功的人生7 – 結果


人生並非如拔河一樣,只有兩邊:成就和快樂。真正的成功是持續地將所有活動集合,處理關於選擇、行動、模式和結構的問題,達致美好生活(Good Life)。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是更新情緒而非引發憂慮。根據Laura Nash and Howard Stevenson1 Success That Lasts (HBR OnPoint Enhanced Edition) 一文中,認為成功應具備四個組件,缺一不可。

l   快樂 (Happiness) 恆常對人生充滿喜悅、滿足的感覺和經驗。
l   成就 (Achievement ) 完成目標,突破局限,結果達致卓越。
l   重要意義(Significance)對重要的人有正面影響,有能力建立正面關係。
l   遺產(Legacy) 建立自我價值,助別人找到成功之道。

無論在個別或組合的事情上,人若想實踐成功,必須持續有齊以上四項。成功並非無限制地追求,亦需要取捨,理性地追求足夠。

我建立此網誌目的是想達到多思想,多欣賞,多感謝。過程中,難找到合適的資料,又不懂得從可入手,常陷於膠著狀態。從思考找到新方法或在繪圖時得到新靈感,幫助整合完成整個系列,例如時間系列(用了W H),心中的喜悅之情非筆墨可以形容。當完成一個系列後,好像達成一個目標一樣。對標題加深認識外,還鞏固對自己的肯定,我一定是第一個從中得到益處的人。在這個開放的平台,能夠和家人和朋友分享我的看法,集思廣益對我極具意義。更感謝他/她們的鼓勵和支持。亦希望可以達到回饋的作用,因為知識需要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未來我想做的系列將包括:訊號,改變,習慣,催眠與我等,希望可以帶來一些新思維。

Reference:
1. http://www.internationalforum.com/Articles/Success%20that%20Lasts%20-%20HBR%20February%202004.pdf

成功的人生6 – 計劃和行動

想要人生成功,經常感到成功和快樂,需要不斷地修正計劃、行動和達到新的目標。達到每個目標都需要具備以下的成功因素:

l  清楚的預計結果將目標變成結果,想像做到會怎樣?是真正想要的成果?符合內心追求的價值?
l  採取行動沒有目標是不需要努力行動便可達成。根據目前的位置以及跟目標間的距離,從而決定採取什麽行動。因為有正確的做法,才能帶來效果。若得不到滿意的效果時,仍重複以往的做法,就算再努力、盡力、勤力也是﹔徒然,只有距離目標更遠。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想像可能會預見什麽困難和挑戰?預先設定好如何處理及反應,不斷修正,減少阻力,走出局限、停滯不前的局面。
l  擁有敏銳感官觀察觀察外面環境可以提供什麽(助力)?留意內心的感受,包括視覺、聽覺和觸覺,情況是否在正確的路軌上?如何証明是有效的做法,只要每日的進展都邁向成功、快樂目標多一些便是。
l  擁有行為彈性不斷檢討現行的做法能否達到目標?偏離正確的軌道時,需要那些調整?有什麽選擇?越多選擇,越容易成功。
l  於身心卓越層面運作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更容易成功。例如充滿信心,一提起目標進度時便興致勃勃。同時需要投入那些能力和資源?已有的,積極發展;沒有的,學習去取得。例如:
n   時間 (Time)成功沒有捷徑,需要投資時間去改進自己,努力追求目標,完成承諾。
n   耐性 (Patience)無論遇到什麽困難、挑戰或者沮喪的事情,都要堅持信心。
n   謙遜 (Humility)不堅持己見,遇有不明白的事,向別人討教,廣收意見,幫助成功
n   意志 (Will) 不輕易放棄,有決心達到目標及心底的價值。

成功的人生5 – 正面態度

人相信事情應該是怎樣的,當中的意義,重要性和帶來的好處,怎樣安排才能取得這些價值從而實現信念,都直接影響到我們做事的態度。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分別是:成功人士有最熱誠的態度、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去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相反,他們的人生受種種失敗、憂慮所支配。有人說:「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我們怎樣對待别人,别人就怎樣對待我們。在一項任務剛開始時的態度就決定了最後有多大的成功。想推進成功,正面的態度1是重要元素去取得正面結果,以下三種和附加的元素,缺一不可:

l   自豪 (Pride)做事時有一份自豪感,當每一個工作猶如你的招牌,代表你自己。但只有自豪感,缺乏知識和技能配合只會變成傲慢。有知識和技能為基礎的自豪感,使每一個工作做到更好。
Pride – Skills/Knowledge = Arrogance
Skills/Knowledge – Pride = Mediocre Work
Pride + Skills/Knowledge = The Best Work Each Time

l   熱誠 (Passion)對工作有熱誠但沒有方向只是浪費氣力,只有方向沒有熱誠如汽車沒有汽油不能成事。所以有熱誠加上清晰的方向,才可達到目標,就算有困難都阻檔不到。
Passion – Direction = Wasted energy
Direction – Passion = Success Take for Longer
Passion + Direction = Goal Galore

l   信念 (belief)有信念但沒有行動,只是幻想。有信念加行動,便可夢想成真。
Belief – Action = Fantasies
Action – Belief = Fool at work
Belief + Action = Dreams Come true

能夠駕馭這三種正面態度和附加的元素配合(紅色字體的程式),使之合而為一,成功在望。

Reference:

成功的人生4 – 意願

成功需要有强烈的意願(Strong Desires) ,否則難成其事。通常人會投入更多注意力去做自己愛做的事,成功機會自然大增。相反不會放太多心力去做你不喜的事,但成功人士會因應自己定下目標的需要,投放更多時間和功夫,給這些目標工作賦與更多額外價值,學習把它們變成愛做的事。

我的第一份工後來變成我的終身事業。那時只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因六、七十年代中學畢業的女性選擇並不太多。開始時,充滿一腔熱誠去工作、學習;很勤力、努力、盡力把工作做好,得到很多認同和讚獎。但日子久了,不斷增加的工作量,每日都疲於奔命,有一段時間非常沮喪。加上同伴間經常互相訴苦,大家恨不得想快速逃離魔域。不知是否苦盡甘來,一次升級把我改變了。工作環境照舊惡劣,工作量還是不斷增加,但我的使命感增加了,不再為糊而工作,真正將工作變成事業,賦與更多價值。我愛我的工作,無時無刻不在想如何改善、進步,後來給我有更大的發展。

事實上,一份工作/一件事給人多少價值,除工作/事件本身存在價值外,做事的人才能決定它們的意義價值。自我價值足夠的人會在所做的事中取得足夠成功、快樂感。一件值得繼續做下去的事,必然能夠帶給當事人很多不同層面(個人、團隊、系統)的價值,只要總價值足夠,就能推動人繼續做下去。

當工作/件事帶來的價值減退時,當事人可決定去創造、增大和轉移當中的價值,讓自己繼續做下去還是另找其他出路。
要達致你所想要的人生,除了訂立具吸引力的目標外,還需要有強烈的意願及預計看到未來成功的景象;才能夠推動你、啟發你去付諸實行

Success is not the key to happiness.
成功不能令你快樂,
Happiness is the key to success.
快樂卻能令你成功;
If you love what you are doing,
如果你在做你愛做的事,
you will be successful.
你必能成功。

Albert Schweitzer

成功的人生3 – 目標變成結果

1.    想要成功,首先要知道成功是什麽。許多人都同意成功等於得到你想要的,即是達到你想要的目標。要知道你真正想得到什麽,對你有什麽重要性,非得到不可,首先從瞭解你自己開始,否則辛苦一生都找不到想要的。

l   現在的情況你是誰?你真正的自己是怎樣?對你有什麽重要?你現在身在何處?理想位置又在那裡?你做什麽時,知道自己做回真正的自己?當你做到真正的自己時,你會愛那些人和事?你會學什麽?做什麽?
l   强項你有什麽特別的强項和潛能?看到什麽機會?
l   局限有什麽限制和威脅?可以怎樣處理?(許多人都說要提昇弱點變成强項,但人生苦短,不要浪費氣力在沒有把握的事,免得事倍功半。)
l   推動力什麽推動你想成功?(不斷追問下去,直至答案是重複又重複。)
l   承諾你會願意承諾什麽去達成目標?

2.    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換句說話即是達到你想要的目標。在人生每個範疇內,如何找尋和確定想要的目標及終極目的。可以利用目標預測結果模式(Goal – Well-formed Outcome Model)目標變成結果。步驟如下:

l   目標 (Goal)沒有路綫圖什麼地方都去不到,目標就是成功的基石。精確、可量度的目標,內容不需要明示行動過程和如何獲得結果。
  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說過:「人類做任何事,不是為了追求樂趣便是為了避開痛苦。」所以在瞭解自己後,考慮自己想得到什麽?因為資源有限,首先為自己定立有效目標,這些必須符合你所追求的價值,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n   想要的現在還未有希望名單
n   不想要的但已經有痛苦名單

  根據名單上每一項的重要性,為你帶來最大、最小的不同轉變。那些是你最想要的,排列先後次序,在人生每個範疇定下不同時期的目標,及對你最重要的終極目的(即人生完結時無悔、無憾的目的)

  訂立良好有效目標的標準都是老生常談的SMART Goal 即精確(Specific) ,可量度(Measurable) ,如在現在(As if now) ,可行(Realistic) 和時間性(Timed)

l  精確預測結果(Well-formed Outcome)是標誌著達致目標的過程和發展,包括想要得到結果的條件、狀況、環境、時間、代價、後果和內心感受的情況等等。訂立精確預測的結果,目的是讓顯意識和潛意識都支持,身體的自動導航系統自然會啟動。將目標變成持續的信念,形成强大推動力去創造將來結果,加强與其他結果的聯繫,達成目標、最終目的避免有敷衍或逃避的行為。
 
  如何確定是精確預測結果,問以下的問題及能夠回答與括弧有關的內容:

n   你想達到什麽?(除符合SMART Goal外,還需要是正面Positive,即是你想要,不是不想要的,目的是告訴你的神經系統一個清晰的方向。因為思維會將所想的轉變成現實和行為,如不要想一隻粉紅色的大笨象,或我會努力克服困難等都是非正面。)
n   這目標能夠為你帶來什麽?(對自己重要的,具深層次的價值Values,如身份和比自己更重要、更大的層面。)
n   憑什麽你會知道已達到理想結果?(具證據的感官經驗Sensory Experience with Evidences,如一些視、聽、感覺上的証明,注意內心狀態是否有足夠的强烈反應,這可証明有足夠的推動力)
n   你想在何時、何地、與何人達到這結果?(背景描述Contextualized Description澄清目標的環境條件,使目標更確實。)
n   這結果怎樣影響你人生及其他方面?(身心環保Ecology Check對你、對你重要的人的生活及其他人或事會有什麽影響,你能否接受到這些影響/後果嗎?是否需要修正?身心一致congruence check你真的身心一致相信想達成這結果,會去講、去做,係咪?)
n   為什麽今日之前你未能達到這結果?(目的幫助認識過去未能成功的障礙,因而注意到新方法和需要。)
n   你需要哪些資源和能力?(已經擁有哪些資源和能力?怎樣運用?還需有哪些資源和能力?如何得到?是否明確提供足夠的選擇來作自我啟動及維繫Self Initiated and Maintained?需有的資源是否能自我控制?)
n   計劃怎樣去做?(有哪幾個方法去做?怎樣選擇?)

成功的人生2 – 範疇

怎樣才算是成功和快樂的人生?許多人以為事業成功便會掌握人生的成功和快樂,亦有人用金錢或財富來衡量成功和快樂。這些可能是一部份人追求成功和快樂的定義,但追問下去,可能是追求財富背後帶來的安全。若只追求財富,而沒有得到安全,在不斷繼續追尋下去,內心只感到更大的空虛。不惜犧牲健康、家庭和朋友,這是你所希望選擇的人生嗎?。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一個人的成功快樂只可以用自己的標準去量度,若用別人的標準,不單會感到迷惘,不知怎樣完成,還會感到辛苦吃力,為什麽要這樣做?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活嗎?

人生雖然短暫,但仍涵蓋很多範疇。只有一兩個範疇的成功快樂,可以代表你這個人有一個成功快樂的人生嗎?那需要包括什麽範疇?當人面對不同的人、事、物時,除了有很多不同角色外,還有其他的生活,何不從這些方面入手,找出自己人生的範疇(人生之輪Wheel of life)。有些人會認同人生可分為下列六個基本範疇:

l  家庭
l  事業
l  生理健康
l  心理健康
l  人際關係
l  靈性/信仰

不同的人可按自己想要,在基本範疇上增加不同的層面。秘訣是每個範疇都需要均衡發展,否則難達到終極成功快樂。

成功的人生 1 – 旅程

在完成〝身份系列做總結時,發現身份的終極目標全部都指向「成功、快樂的人生」。如果遺留這一部份,豈不是有缺陷,非完整。究竟什麽是成功和快樂的人生?一時間我亦答不上來,從不同途徑,找到一些資料,讓大家一齊來分享。

什麽促使你去追求成功和快樂的人生?可能許多人從未有想過,因為他們和我一樣不知道什麽是成功和快樂的人生。其他可能是跟隨着前人一般生活,讀書、工作、結婚、生兒育女、退休。若基本需要都未能滿足,終日營營役役,應付需要,那有時間去追尋什麽人生意義。又或者自己已在安全位置(Comfort Zone) ,不想改變現況,何不及時行樂,享受這一刻自己認為的成功和快樂。

無論什麽原因,就算有許多人在不斷追尋成功和快樂,但一生都追尋不到,為什麽?因為成功和快樂是內心感覺和狀態,需要付出行動,在過程中才能獲得,不是空談便可得到。

為什麽是成功和快樂,而不是其他,如滿足、認同、安全、自由等等?因為行動背後的目的可能是這些,但最終的目的仍是指向成功和快樂。無論在任何範疇,任何時候,任何角度,別人或者自己的看法,大多以成功和快樂為標準。

當一個人能自我察覺到我是誰我想我的人生是怎樣 時,他就會想去追求成功和快樂的人生。因為當人清楚自己的身份(Identity)、人生意義時,他對人生就有了新的方向,因為是他想要的,具有心底最終最重要的價值。得到的好處自然能吸引同一目標的人,增加人際網絡資源。當他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容易看到機會,同時不會浪費時間、人力、物力,在其他事上兜兜轉轉。

人生是一個旅程,如一場球賽,未到完場時不能判斷。成功、快樂亦然,未到終點如何下定論1,這是個未到終結的旅程。一個高峯的成就不能代表什麽,每一個成功、快樂建立在另一個高峯之上,不斷累積,挫敗或錯誤都會幫助建立這些高峯。整個旅程,由無數個高峯或挫敗組成,不同時期都會有不同想要的高峯。成功和快樂是兩個不同範疇,現在只談成功的人生,下回再談快樂吧!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