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5日星期日

時間 3 - 選擇?

每個人均有不同的傾向去表達時間。大多數人會怎樣選擇?

選擇一:過去、現在、未來

 有人選擇存在過去。許多長者喜歡緬懷過去但過去已成過去。不論是快樂還是悲傷,時間永不回頭。若天天為追憶生命某個階段曾擁有的幸福而回味,或為過去的逆境而感不平,其結果便是失去現在。

 有人選擇期望未來。他們對將來的生活,充滿不切實際的憧憬想像;或者杞人憂天,結果不能自在地享受現在。人生苦短,一瞬即逝。你會讓不能掌握的東西控制現在嗎?

 有人選擇活在當下,但許多人將「及時行樂」等同活在當下。因過去已成追憶,未來又不可知,惟有「今天有酒今天醉,明日愁來明日當。」及時行樂,見步行步。活在當下真正意義是珍惜現在,為未來人生最終目的作準備。不要讓自己迷失,時間是最大的財富。

選擇二:時間線(Timeline)

 每個人感受時間線形狀、大小、距離都不一樣。時間線可以當作一種隱喻及與已調整,即時間線治療(Time Line Therapy) 最典型的時間線可分為以下兩種 :

l   (In Time)時間線正好穿過身體(前後A-B,或左右X-Y) ,現在的時間線位置正好落在身上。其中,A-B型的人,如果將來位置在前,則倾向未來導向 ,過去的記憶模糊。反之,則倾向迷戀過去,生活缺乏動力。X-Y型的人即不忘舊,也關注未來。即時間線如一艘小船在意識的河中向前行,船頭方向是將來,船尾方向是過去,人坐在船上划艇是代表現在。其特徵是:結合當下, 投入眼前,不太注重時間管理。因在意識的河流中,感受深,多情緒。難看到事件的前因後果,較主觀。
l   劃時型(Through Time)時間線偏離軀體,現在的時間線位置比較隨意。這種人擅長計劃,抽離當下,注重未來策劃,注重時間管理,因在岸上觀看小船在河中向前行,看到事件的前因後果,較客觀。

 事實上,不同的人都需要掌握不同的時間概念。個別、組合或調整運用在溝通上、管理上,效果自然更顯著。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麽,目的都是如何超脫「過去」的負累,活在美滿的「現在」,及創造光明的「未來」。在適當時候做適當的選擇,不要跌進「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將要逝去總想挽留」的陷阱裡,離開「不猶豫」和「不後悔」境況更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