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快樂10. – 總結

許多人以為賺錢、事業有成、結婚,便會得到快樂。這些只是手段價值(Mean Value),可能完全沒有因果關係。如將注意力放在快樂上,便容易結交朋友,更容易與人相處,更容易得到好事業、好婚姻、令生活滿足,人生更有意義的最終價值(End Value)

想有更全面、更真實的幸福、快樂生活,可以從以下各方面得到啟示。
1. 正向心理 (Positive Psychology) 根據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1的學說:著重全人發展。假設人對自己、群體和社會都充滿生機和希望。他提倡從以下三種生活在正面之間取得平衡,達致全面快樂。
l   快樂人生(The Pleasant Life) – 成功培養及維持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正面情感。即對過去感到知足和滿意,現在感到愉悅,未來感到樂觀、充滿希望、信任。快樂人生是將主觀快樂和積極情感擴展到最大,並把痛苦和消極情緒縮減到最小。
l   充實人生(The Engaged Life)生活中充分利用個人優點、天分和潛能,發揮所長去尋求最豐盛的滿足感。此理論接近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Aristotle)所說的美好生活(Good Life)。熱誠投入工作或休閒活動中,體驗忘我境界正如心理學家Mihalyi Csikszentmihalyi所謂心流 (Flow) 時,什麼都感覺不到,時間好像停止了,心無旁鶩,全心全意參與該項具挑戰性的活動,並得到立刻的回饋。若得到主觀愉快經驗越多,感到快樂越多。而選擇的活動必須本身就有價值,除符合文化崇高價值外,還可以鍛練能力(打遊戲機並不符合此標準)
l   有意義的人生(The Meaningful Life) 瞭解自己長處,投身於超越個人的發展,為比自己更大的理想而努力積極参與包括宗教、民族、社會和家庭服務。使周遭的人或社區都能同樣獲益,那就是真真正正的快樂了

2. 安慰劑的應用
許多醫學研究都證明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有效,其效應是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這個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現今更多利用此效應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目的從增加正面心理期望,而帶出正面生理結果。其效力是基於以下四大關鍵:
l   期望 (Expectation)期望得到好的結果。權威人士更有說服力,越多信任及信心,使人有更大的期望。
l   意願 (Desires/Willingness)參與者需要有强烈好轉的意願及需要。
l   條件反射 (Conditioned Reflex)相信過去成功經驗/案例,同樣可以再發生。
l   意義 (Meaning)繼續現況的意義?好轉的意義是什麽?感覺是怎樣?

期望得到成功、快樂的人生,因為我決心成為家人的榜樣,讓他們同樣活出成功、快樂。事實上,我是一個充滿自信的人,好容易就可以分辨到世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懂得更有彈性對事情作判斷和回應,並不堅持只有一個做法或這個做法是對的。想像一下,當我遇到難題時,我會客觀去了解事情局部及整體關係,更有把握找到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無論在何時何地,我相信自己好自然會充滿熱誠,欣賞眼前的人和事物,使自己常常處於感恩當中。成功、快樂對我的意義是證明我更能善用自省、自控的能力,管理好情緒去達成我的人生目的,與家人朋友一同分享成果。

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Response) 是指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這個現象相信是由於接受藥物的人士對於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面的態度,因而抵銷了安慰劑效應,出現了反安慰劑效應。這個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反安慰劑效應如同思想病毒,只會帶來更多負面情緒。其效力是基於負面心理期望,而帶出負面生理結果

利用安慰劑效應對自己或別人設置正面訊息,加强期望、意願,在個人情況上提升此訊息對自己或別人的正面意義。千萬不要相信/傳播思想病毒即Nocebo Effect

3. 平衡的人生之輪
許多人認為年青時應專注事業賺錢,雖然身體偶有不適,仍以金錢為最重要。只要有錢,便可以買回想要的如健康等。但聖經馬可福音8:36說:「人就是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麽好處呢?」你願意這樣嗎?其實在人生之輪每個範疇裡,若都能達到平衡發展,又怎會有這些事發生呢?既要發展事業,同時更要兼顧家庭、心理、生理、人際關係及靈性各方面。常常提醒自己,放鬆自己,這樣才能得到真正、恆久的快樂。

4. 總結
成功、快樂必須訂立目標:1)符合自己的需要、興趣、個性、信念和長處。2)有價值和意義。能發揮個人潛能,表現各種美德及能力,如勇氣、堅忍及欣賞能力等等。用樂觀、希望去驅趕抑鬱,自信、放鬆去應付焦慮,用關愛及體諒去化解怨憤。

人若能克服困難、挑戰,便更容易達致成功、快樂。若將焦點放在困難、挑戰上,自然地感覺人生是苦。但將焦點放在如何達致成功、快樂上,心情更開朗,態度更積極,人生自然是樂趣。

健康人生是懂得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以達致生理、心理和社交三方面的健康,缺一不可。心理健康是由察覺自己的情緒開始,通過思考,彈性行為去控制和調節情緒,培養正面思想面對逆境。更從洞悉別人情緒,具同理心,樂於助人而達致更高層次。積極參與愉快、充實、有意義的生活,在人生之輪各方面的平衡發展,將會是我一生所追求的。你認同嗎?

Referenc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